中国近代史 百 问

0311lc.com说:
  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 清朝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传衰的表现。
  3. 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4.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点。
  5. 中国工人阶级产生极其特点。
  6.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对主要矛盾的关系。
  7. 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区别与联系。
  8. 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
  9. 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10. 民族意识的觉醒。
  11.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展历程。
  12.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3. 资质新篇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14. 天京事变的原因及其后果。
  15. 太平天国战争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16. 洋务新政的兴办。
  17. 洋务派举办民用企业。
  18.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9.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0.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21.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2.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3. 三民主义学说。
  24. 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辩论。
  2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
  26.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
  27. 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8.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29.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
  30. 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革命果实的捍卫。
  31. 早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表现。
  32.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33.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34.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35.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36.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37. 五是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表现。
  38. 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39.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的工作。
  40. 中国共产党第1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41.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及其时代的意义。
  42. 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内容和意义。
  43. 中国共产党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表现。
  44. 第1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国民革命的兴起。
  45.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46.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47. 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48. 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表现。
  49. 中国民族资产主义的经济特点。
  50. 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51. 影响较大的中国派别。
  52. 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53.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54. 秋收起义的特点。
  55. 井冈山农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意义。
  56. 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
  57. 中国共产党发动和开展土地的改革。
  58. 土地革命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三次左倾错误及其原因,危害。
  59.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60.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61. 日本侵略者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62.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及抗日文化的工作。
  63.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64. 中国共产党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65.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
  66.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67.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68.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69.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与国内形势。
  70.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斗争。
  71. 土地改革的积极作用。
  72.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加深的原因。
  73. 台湾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运动。
  74.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
  75. 历史性的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
  76. 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77. 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
  78. 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与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
  79. 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
  80.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8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严峻考验。
  82.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83.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外交方针。
  84.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
  85. 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86.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87.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88. 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89.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0.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意义。
  91.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9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
  93. 第1次郑州会议至庐山会议前夕,毛泽东纠正左倾错误的初步努力。
  94.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95. 对文革时期共产党所犯错误进行科学分析。
  96.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97. 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
  98. 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的表现。
  99.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00.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的表现。
  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进的表现。
  102. 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
  103.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104.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的历史贡献。
  10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06.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07. 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10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9. 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